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病蟲害防治

001512 

類別
日期 20140901 
問 題 為提前IPM防治”瘤野螟 水稻水象鼻蟲 二化螟蟲”等害蟲 經農藥行推薦兩種要劑0.3%芬普尼粒劑(2kg-$170 )及9%培丹粒劑(3kg-$230),問題為是否可充分擴大溶解後 (如3kg溶入20公升) 後於本田抽水馬達前滴放入本田?效果如何?使用9%培丹粒劑或0.3%芬普尼粒劑 何者綜合效益為佳?是否可用10%撲殺培丹粒劑來使用, 效益又如何? 
回答 依您的問題,提供建議如下:
1. 0.3% 芬普尼粒劑於本田使用時建議在分蘗期及孕穗末期使用,主要是防治二化螟蟲。由於芬普尼粒劑對魚毒及蜜蜂毒性高,多登記在育苗箱使用。
2. 9% 培丹粒劑於分蘗期及孕穗末期時各施藥一次,對魚劇毒,對蜜蜂中等毒。
3. 粒劑於本田使用時,若是防治水象鼻蟲時,建議水位至少要有1公分,若是防治二化螟或瘤野螟時,建議水位維持在3-5公分,主要與害蟲棲息的部位有關。灌水後,將進水口封住,再將粒劑均勻撒布。若溶解後於抽水馬達前施放,可能因水流速度、藥劑的溶解及降解,而無法均勻施放在田區內,導致下游處藥劑濃度低,無法達到應有的防治效果,建議仍先灌水後再依使用方法均勻施藥。
4. 9%培丹粒劑或0.3%芬普尼粒劑登記使用之防治率至少70%,何者防治效果較佳,與其施用時機及害蟲發生密度高低有極大的關係。由於芬普尼粒劑多使用在育苗箱,於本田施用時,請注意施用的時期與次數。
5. 10%撲殺培丹粒劑為撲殺熱與培丹的混合藥劑,目的在同時防治二化螟蟲與稻熱病。使用時期為插秧後40天及孕穗末期。依目前水稻生長期應在分蘗期,若為了預防稻熱病及防治二化螟蟲,可考慮施用10%撲殺培丹粒劑,施藥時保持水深1-2公分,維持4-5天。
6. 芬普尼粒劑及培丹粒劑的防治對象相似,建議選擇一種藥劑施用即可,若有需要施用第二次時,建議使用另一種粒劑,可減緩抗藥性的產生。若您打算同時防治二化螟蟲及稻熱病,建議選擇10%撲殺培丹粒劑。
7. 您預定8/26施肥後,再於8/31施用藥劑防治病蟲害,這個時間差是可以的,一般原則,不建議肥料與藥劑同時施用,有可能會引起藥害或藥效降低的疑慮。 








  敬豐行農業資材有限公司
台中市向上路一段2號之5號
04-23016227
新銘豐農藥行
台中市烏日區溪南路一段506巷536號
04-23358199

施綿肥 20170429

今天下午施綿肥 用少量尿素加 鉀肥 差不多有2/3包 並沒有很多
看看會不會有好的收成.


曾義秀的稻子. 附近的稻子 他的最綠.  但稻葉都還直立著, 應該不會有問題.





昨天拔一支看看. 已長棉了. 今天去施綿肥.沒有施很多. 因為稻葉看看起正常.

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相信的人.沒有人可以使他們放棄他們心裡面已相信的事.
不相信的人.就算他們已親自獲得了訊息,仍會有他們的一套說詞理由用來推翻擺在面前的事實.
不管我們屬於那一類形.最要緊的事情就是懂得尊重別人想法.不要去與立場不同的對方起爭執.
"是" 即是 "不是" "不是" 也是 "是"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影像中的事件是事實,還是人為處理過.個人去判斷.
至於我個人,我心中自有一把尺.
可以說嗎? 我可以說嗎?
最安全的答案就是  "你說得對".  這樣的答案好太沒有立場和感情了.
阿照兄,你說呢?
我學過影像後製.年輕時眼力還沒退化.偶而客串攝影師,為親友拍攝喜慶影片然後做成影集.
影片可以剪接. 相片可輕易偽造.大小眼可以修正,肥胖高矮都和真人不符合. 這個數位化的時代,要在網路看到原封不動的影相是你的運氣要夠好.

2017年4月22日 星期六

要追蹤這處 枝數少於五枝

 這邊(大里產業農路 何慶芳住家對過大里路這一條和爽文路成丁字型過來那條過來交叉處)
有一處田.插秧後, 我發現每株都在五枝左右. 算是枝數少的作法. 現在看起來長成這樣




 顯然也沒有照顧得很好. 到現在枝很細 沒有長粗 稻葉下垂. 而且稻葉尾有點要枯乾的可能.
分孼期沒有正確施肥.準備晒田之前沒有作稻熱預防.現在雖然沒有很密但有少許的稻熱產生.
 照理說少枝數的稻子會長得較粗. 但這裡並沒有出現.
再追蹤下去看看


 

苜先要注意
當您發現大部份所取樣粗壯分已開始達到幼穗分化(2公厘)時,
需在2-3天之內施下穗肥,最晚不可超過
10天,以免嚴重影響米質。



 
在大里這邊有多處產生頪似情況. 不曉得是不是稻熱.







 看過來

這是多麼少枝 都長這麼大了.我看都沒超過十五枝. 估計插秧時沒有插超過三枝

2017年4月16日 星期日

先知稻

木醋液對水稻之防治-稻熱病

曾義秀 的也在半個月前就有類似情況產生. 跟據經驗人家已當機立斷馬上做防治.

而我相信先知稻應該不至於.所以大意沒有做正常預防.

 其實去年何慶芳早就說過 先知稻沒有如藥商所說的那樣. 該發生的還是逃不掉.

苗場為何要推先稻有他們的理由. 首先藥効會在幼苗時期有它的作用. 對苗場而言,理論上是可培育出較健的稻苗. 好照顧的好處是針對苗場才有.

可是一但移植到水田裡. 這些都沒有很大的作用.  稻田本身土壤. 施肥方式.天氣等等因素這些才真正要正視要注意的重點. 而決不是在還沒有移植之前就使用農藥的先知稻.

我和曾義秀 要誠心拜託朱先生.  下一期秧苗一定要和苗商約定好.要提早定. 要求苗商不要硬推先知稻給農友.否則只會讓農友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為什麼是先知稻. 還是會稻熱

1.插秧時支數太多. 超過十支.甚至已十五 , 二十支  分支很快達到可曬田支數.可是還沒長大到可曬田程度. 並且節氣還沒有過清明. 天氣條件不適合曬田.. 因三月中旬就支數已達25支以上. 提早曬田. 雖然是先知稻還是出現稻熱.


2,整地不平. 有水之的地方不會. 較高地方. 長雜草.又乾燥. 不通風. 

3.正式曬田之前不要輕易排水. 太乾又日夜溫差大. 不排水白天溫度才不會大高. 晚上若氣溫低也可保溫.

這次學費繳了. 一定要學乖.下回要小心 

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

4/9 觀察作棉

作棉  預計下週六 58天 施肥


第一期作約為插秧後50~65
天,第二期作約插秧後40~55天,
當氣候溫暖時應提早試切,氣溫冷涼則可略延後

剛開始時因幼穗很小,不易觀察到,
可間隔2天取樣切穗即可;
一般以管理良好的多本植水稻田來說,
同一欉稻穗抽穗時間約在3-5天左右,
因此當您發現大部份所取樣粗壯分已開始達到幼穗分化(2公厘)時,
需在2-3天之內施下穗肥,最晚不可超過10天,以免嚴重影響米質。


 編號: 990402
時序已進入四月上旬,花蓮地區一期稻作即將進入幼穗分化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籲請稻作農友留意穗肥施用時期,以確保稻穀產量及提升稻米品質。
一期稻作插秧後60~65天起,田間水稻即將陸續進入幼穗分化,此時期亦是施用穗肥的最佳時機。農友要判定水稻是否已幼穗分化時,可至田間拔取水稻母株,將其葉片連同葉鞘由外而內一葉一葉剝去,若發現莖節先端顯出的白色絨毛狀(即所謂幼穗)長度為0.2公分時,是為穗肥施用適期。
適量施用穗肥,可增加每穗粒數與提高稻穀稔實率及千粒重,對產量及米質助益頗多。但過多之穗肥也會導致米粒粗蛋白質含量增高,進而影響稻米品質。因此農友在施用穗肥時,宜參考品種特性、田間水稻植株型態及葉片顏色來調整肥料施用量,通常以全期氮肥施用量的20~25%及20%之鉀肥混合施用。

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

第一期作棉

對外連結 施肥須先了解知識 -

台肥 肥料成份
主要作物施肥推薦量及施用方法
 鎂肥為何重要
 認識硫、鈣、鎂元素

作棉
第一期作約為插秧後50~65
天,第二期作約插秧後40~55天,
當氣候溫暖時應提早試切,氣溫冷涼則可略延後

 二月16日插秧
約50天到65天 , 今天是4月1日  第44天
施肥 105 號  1號   尿素  ,溶磷菌
為什麼這麼複雜?
因為     把以前沒有用完的全部用掉.   並加一包新的105
預計4月2 日進水
4月4日人工除草
4月6日就第49天 要注意有無作棉
若發現作棉一定要在3天內施105 或 鉀 或 4  看情況. 若還很黃. 就加一點尿素
作棉後. 飽肚時用玉米素


4/3接續
上星期五 (忘記了.有可能是禮拜四晚上)  晚上下雨. 因為在睡覺. 不曉得下多大多久.隔天早上起來就沒看到下雨了
這次晒田時間不到一星期. 只稍為有列一些. 不過稻葉已轉黃.所以不敢晒太多天.
星期六下午施
這次肥料用量到底多.實在不好計算.有一包新開的105號.
 再把先沒有用完的  1號.  43號 加在一起應該有一包以上.
另因稻葉看起來有些實在黃,分支也沒有很多. 所以混約二成的尿素.
 約一包半的溶磷菌.混在肥料裡.先用手拌圴.在加少敨水再攪拌.就這樣施下.
總共兩分半地用了兩包半肥料和一包半溶磷菌.
 這次的用肥應該是偏重氮素.

事先沒有注意到 105號 還是偏重氮素  (16-8-12-60 (有機質))
 竟然還混了一些尿素. 怪不得隔天進水後.又再過一天. 稻子都再轉綠長高.
等水乾之後.就不得再進水一直等到發棉. 須下多一些鉀肥.

氮-磷酐-鉀
台肥43號有機質複合肥料
15-15-15-4-45(鎂)(有機質)

台肥1號有機質複合肥料
 20-5.5-10-50 (有機質)

105號生技有機質複合肥料

16-8-12-60 (有機質)


尿素  46-0-0

台肥寶效105號生技有機質複合肥料 16-8-12-60 (有機質)

以金額計算到目前已用了2700'元的肥料.
最近這一次用錯了. 偏重氮肥.. 再來要注意是否太綠了

長久使用特1號和特5號,使得土壤酸化嚴重,因此台肥開發了,新款的105號肥料,可以平衡土壤酸鹼,不過原本每包40公斤的肥料,卻要調漲50元

 斗六市農會供銷部主任 張仁傑:「(105號新款)裡面有加泥炭,泥炭很好,有建議農民用,但是現在農民還是,墨守成規呀(用舊款肥料)。」


有出現大肚少量抽穗, 就用玉米素


在孕穗期至抽穗前,觀察水稻的稈,可見有比較粗壯的稈身,稻穗正在其中孕育生長,農民台語稱之「飽肚」,接著穗長大抽出稻稈,台語稱之「出穗」,很有意思。

202408正式從工廠退休 正式從勞保退休是202312 今天是20250501 回來寫部落格 FB 太多廣告 和莫名其妙的內容一直插進來 看看以前的內容 稻作佔了大部份 那是難得的過程 雖然只有三年時間. 從2022以後就少有新文 回來記些生活記錄 最近常有騎自行車...